查看原文
其他

电影| 《至暗时刻》

切磨箴规 给丘吉尔做饭 2022-09-14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v05019nfgu6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 又看了一遍《至暗时刻》。

 

如果说,看第一遍是目瞪口呆神乎其技,看第二遍才能稍稍从容地欣赏其各种好。

 

还是先说初印象。

 

一是高度还原人物形象及历史氛围。说白了就是“跟书上的照片好像啊!”

 

我们所熟悉的画面,抽雪茄、戴礼帽、打V手势、表情强硬坚毅的丘吉尔,他喜欢在床上、在浴缸里、在马桶上办公,贵族式的英式早餐、早晨看报纸必须熨过的习惯,议院开会的嘈杂现场,以及最后群情激愤,挥舞文件扔向空中的场景,都给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再现。

 

更不用说主角鬼斧神工的化妆和演技。看他讲话,那个吐词含混,那个语音断续,实在令人捉急。

 

二是铺陈有致的叙事方式。尤其是在地铁了解民意一段,因为超出历史常识,是电影的想象段落,其高度戏剧化,是影片最大的亮色,带来惊喜。

 

看第二遍,方可在强烈刺激、勉力跟进之余,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,将故事完整连贯地看一遍,对其巧妙与精彩处点赞击节。

 

还是说表演。评论是“投胎式”演技,似乎说“附体”还有距离,只能重新投胎,才能在肉体和精神上真正合一。我仔细看了一下,觉得的确没有表演痕迹。大量的特写,皮肤上毛孔毕现,令他的每个微表情都真实可感。这回不替人物捉急了,才真正能体会他当时的焦虑、孤独和犹疑,以及最终的决绝和刚毅。

 

画面和运镜。整体色调是英伦式的阴冷黑暗。画面有高度的设计感。

 

丘吉尔出场之前,先交代故事背景,在对他一片反对,又不得不接受的历史心态中,主人公才被推到观众眼前。

 

先介绍了大环境的至暗,才有主人公小环境的至暗。

 

丘吉尔出场的第一个镜头,是通过新来的打字员的眼镜看到的画面。历史顿时带了好奇、紧张的感同身受:只见一片黑暗,火柴点燃,照亮了丘吉尔的脸,雪茄的光焰,是画面的焦点,亦是唯一的光源。接着窗帘拉开,坊间明亮,首相在床上吃早餐,一边口述电文,一边接电话,对同僚,对儿子,对雇员,各各不同的态度。

 

这是丘吉尔要担任首相的第一天。这是打字员来工作的第一天。这是英国现代历史、二战世界格局的关键节点。这一天,从打字员的惴惴不安开始,从黑暗中明灭的雪茄烟头开始,从一把拉开窗帘,阳光照射进来开始,一个场景,信息量实在太丰富,画面隐喻感和象征意义实在太强烈!

 

两个主观长镜头,也刻意处理成历史长卷的感觉。丘吉尔坐在车上,镜头平移,他看到伦敦的百姓,贫穷的,匆忙的,忧心忡忡又不失生活信念的英国民众,战时的伦敦大街,这是平常的一天,也是关键的一天。

 

两个镜头非常相似,但是有区隔,有渐进。同样的路线,同样的街,甚至同样的民众,构成同样的画面。但是第二次有雨,用了高速拍摄,即慢镜头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慢镜头更能表现丘吉尔的心理真实,因为他当时正在进行激烈思想斗争,眼前景象,类似网球运动员的高峰体验,即球会变大,球速会变慢。

 

丘吉尔在车上摸索了一下,看是否带了零钱,之后下车,走进民众当中。即使这个场景,也有前情交代——以前有过没带钱的糗事,昨晚国王说要他听听民众的意见,他在困境中的犹豫不决,等等;也有成长——他终于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。

 

还有一个画面是第一次没注意到的。丘吉尔的太太强调过家人的牺牲,以及这牺牲带来的价值。在丘吉尔终于决定绝不妥协后,出现他太太对镜梳妆的镜头,当时觉得突兀;然后是丘吉尔演讲;再回到他太太,已然穿着英国海军的制服,在接受拍摄,前面那个镜头才终于有了解释。

 

除了战时指挥中心阴暗压抑拥挤嘈杂的环境,丘吉尔还被置身在更逼仄的场景中,有时甚至是将画面切割到极小的可视面积,比如老式电梯的轿厢,是在整幅黑色中一个橘红色明亮的方块,内外交困压力山大的丘吉尔侧身其中兀自升降,镜头拉开,方块只占画幅的二十分之一,甚至更小,那个窗口如囚笼,禁锢着丘吉尔,禁锢着英国民众,禁锢着二战时被侵略被胁迫的所有国家,禁锢着那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。

 

同样的逼仄还有丘吉尔给罗斯福打电话的画面。战时指挥部厕所的外间,九十度直角的板壁,似乎容不下丘吉尔肥硕身躯的座位,面对议和派的步步紧逼,丘吉尔想找罗斯福借军舰完成敦刻尔克撤退,但是被拒绝,走投无路的困局,通过一个拉高的俯拍来表现。冷硬的灰绿色调,惨淡的灯光,极不舒适的坐姿,同样被缩小的画面,在镜头的俯视下,黑暗的绝境感凸显。

 

于是才有征用民船帮助撤退的壮举。于是才有在国王和民众支持下坚持抵抗的决心。于是才有正义对邪恶的胜利。于是才有文明对野蛮的尊严。

 

很少能看到这样语义连贯、一气呵成、酣畅淋漓的电影,具体到每个细节的真实可靠,令人对当时的历史场景都有屏住呼吸的颤栗感。

 

地铁一段,虽然是戏剧化的合理虚构,但作为剧情高潮,再看仍然喜欢,就不赘述。

 

还是想说,片中提到西塞罗的演讲,以及在地铁里背诵贺雷修斯的诗,都是很生动的细节表现。古罗马文明上承希腊传统,影响着欧洲的文化发展,在历史的每一个至暗时刻,只要保留了这样的火种,文明就能一次一次化险为夷,终得传递。

 

我其实不喜欢对影片做隐喻式的过度解读,但是这个“借火”的设置,还是值得回味的。

 

诗句大约是这样:“世上的万物生灵死亡迟早会降临/要为守护先祖的遗骨与信仰的神殿/去直面强敌并力战而亡”。

 

而我家理工男甚至注意到,丘吉尔去见法国总统的时候,从飞机上下来,立刻有工作人员去固定车轮。

 

好吧,我竟然没发现。难道还要再看一遍吗?



电影| 《妖猫传》

电影| 如何接受《芳华》?

电影| “意义疗法”:《肖申克的救赎》

电影| 一部非美国的手绘动画片离奥斯卡有多远?

电影|学会放下,才明白爱的代价

电影| 《天才枪手》的锐化效果

电影| 俄罗斯主旋律大片《太空救援》(《礼炮7号》)

电影| 走出《房间》

好大一对羊

聊五分钟的《敦刻尔克》吧

俄罗斯电影《边疆》

马布里可以拿冠军,但是不能扛票房

生如蚁,美如神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